2023-03-23
黄志力课题组揭示静脉麻醉药丙泊酚麻醉作用新机制
全身麻醉药如何导致意识消失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临床上最常用的静脉全身麻醉药丙泊酚用于临床已40余年,但脑内关键作用部位仍有待阐明。近日,睡眠课题组黄志力团队在麻醉学国际期刊BritishJournalofAnaesthesia(IF=11.7,中科院一区TOP)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丙泊酚脑内作用的新核团、神经元类型和神经环路机制,发现位于丘脑中线背侧的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thalamus,PVT)神经元在丙泊酚麻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意识转换作用。研究人员运用在体脑电、离体电生理记录、光纤钙信号记录、化学遗传学、光遗传学,连续小鼠尾静脉输注等技术,发现丙泊酚麻醉诱导过程中,小鼠意识消失时PVT谷氨酸神经元兴奋性急剧下降;而在麻醉苏醒过程中小鼠意识恢复与PVT谷氨酸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密切相关。特异性抑制主要以谷氨酸为神经递质的PVT中表达钙网膜蛋白(PVTcalretinin-expressing,PVT/CR)神经元,可促进丙泊酚麻醉作用并延迟苏醒;相反,激活PVT/CR神经元,可对抗丙泊酚麻醉作用并促进苏醒;研究人员意外发现,在小鼠持续稳定的丙泊酚麻醉状态下,光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