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2024年开放日活动

5月31日,在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举办了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34名小学生走进实验室,探索大脑活动的奥秘。

活动在实验室副主任姜民的致辞中拉开帷幕。恰逢“六一”儿童节将至,姜老师代表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对“复二代”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送上节日祝福,鼓励各位同学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本次开放日活动实验室精心安排了“视网膜传奇:神经元的奥秘和神经科学家的故事”“你的大脑会放电:EEG脑电体验之旅”“体验针刺对小鼠血流灌注的作用”“认识水中小白鼠:斑马鱼”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科普讲座与互动体验。

大家首先聆听了翁史钧研究员带来的精彩讲座。讲座伊始,翁老师播放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院士专程为青少年朋友们录制的寄语视频。杨雄里院士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实验互动,从实验中学到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鼓励大家选择脑科学研究作为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随后,翁老师通过趣味盎然的有奖问答,向同学们普及了视网膜及视觉形成机制的相关知识。他介绍了视觉的特殊重要性,并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判断并非总是准确无误,进而揭示了“眼见未必为实”的科学原理。此后,翁老师还列举了科学家选择视网膜作为研究大脑工作原理的标本的原因,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视网膜的基本结构,展示了视网膜细胞千姿百态的结构特征。最后,翁老师分享了杨雄里院士的科研经历和成就,并以杨老师的人生感悟“……我走得并不快,但是我一直在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走在了前面……”作为结语,勉励大家勤奋用功,并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顺利。

  

 紧接着,张嘉漪研究员团队带领大家探秘神奇的脑电图。团队成员为在座的同学们演示了便携头戴式脑电极帽及脑电信号的采集,用这样一款电极帽,就可以将无形的脑电转化为可以“看的见”的波形。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将脑电波类比成石子在平静水面上溅起的涟漪,深入浅出得向大家展示了EEG的特征波形,并揭示了不同的任务态对脑电波的影响。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脑电解码的奥秘,团队还准备了能够探测大脑情绪状态的神奇帽子,为同学们揭秘了科幻电影中出现的“读心术”背后的故事,大家都积极踊跃地亲身体验了脑电波的神奇力量。

  

上半场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分成两组,依次来到柳申滨研究员实验室和彭刚研究员实验室,近距离感受脑科学的魅力。

柳申滨研究员团队向来访的同学们介绍了针灸和针具的发展历程,并详细讲解了人和小鼠的典型穴位。通过实验室的激光散斑成像系统,大家能够直接观察到小鼠体内的血液流动变化,并有机会戴上手套,亲自触摸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小鼠,感受自己的触摸对小鼠体内血液流动的影响。

彭刚研究员团队带着大家走进了“水中小白鼠”——斑马鱼的世界。他们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分辨雌鱼和雄鱼,还帮助同学们观察了斑马鱼从刚出生的卵到3天破膜的幼鱼这一阶段的形态变化。借助显微镜,同学们不仅看到斑马鱼幼鱼的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还看到全鱼的血液循环,大家禁不住啧啧称奇,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在开放日活动现场,每一位参与者都获赠了实验室特别准备的由杨雄里院士主编并印有杨院士印章的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大脑与认知》以及其他精美小礼物。本次开放日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增长科学知识、开阔视野的宝贵机会,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的理念,带动更多科研人员支持和参与科普工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明道楼 邮编:200032 电话:021-5423764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