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美国追梦―禹永春博士漫谈在美科研和生活

  为丰富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科研素养,脑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团学联于6月9日晚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励志讲座,邀请了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新引进PI禹永春副教授漫谈他在美国四年博士后的经历和体会。我院40余位同学聆听了他的精彩演讲。

  禹永春博士2005年夏毕业于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实验室,随即远赴美国开启了他科研训练、学习和工作的新里程。他先后在美国休斯敦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工作了4年,于2009年12月回到复旦担任PI。

  禹老师从生活谈起:选择实验室、申请奖学金、签证……他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国南部轻松、休闲、简单的生活和工作气息,同时又描绘了东部纽约繁忙、高节奏的状态。在休斯敦,他利用其原有的扎实工作基础,为实验室建立了电生理科研系统,从中磨练了自己建设实验室的能力,也从导师处学到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然而悠闲轻松的工作状态,渴望追求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强烈想法使他对个人发展前景产生了危机感和迷茫。值此一个偶然机会,通过师兄的介绍和杨雄里院士的推荐,他来到了纽约Song-Hai Shi博士的实验室,这是一个工作在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全面、节奏超快、成果高产的实验室。刚到实验室,他就制定了以最快速度做出优异的成绩,然后回国发展的工作目标。从此,他工作十分努力,每周至少听1-2个报告,全面学习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通过短短1年半的艰辛努力,研究工作就发表在了顶级刊物Nature上面。科研的同时,他从导师那里学到了许多实验室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为回国担任PI、建设管理自己的实验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演讲的最后,禹老师针对2008年一度热议的网络帖子,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悟,非常客观地解释了人们对Song-Hai Shi博士争议的疑惑。

  师承名师、巨匠,严谨的思维,谦虚的胸怀,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怀有执著的科学梦想是禹老师给人的深刻印象。他从生活和科研两个主要方面,采用比较的方法,娓娓道来他曾工作的美国南部和东部两个风格迥异实验室的不同生活和科研感受, 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个人成长故事,在引起同学好奇心的同时,启发和鼓舞了同学们奉献科学的勇气和精神,尤为强调了确立人生目标和追求的重要性。相信通过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大家对于美国的科研生活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对于未来会有更明确的追求目标。

作者:黄增金 
 

 

 

 

 

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明道楼 邮编:200032 电话:021-5423764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