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以来,上海疫情多点式爆发,防疫形势超出了预期的评估。浦东浦西分别于3月26日和4月1日起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当前,上海的抗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这场战“疫”行动中,校内外涌现出一群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无私奉献,守护平安。他们有的坚守在战役一线,确保管控的良好秩序、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运转;有的留守大后方,细致地做好信息传达、统筹协调工作,保证沟通的及时有效。我们身边的同事、同学,在这两个月以来,化身“大白”和“小蓝”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躬行践履、团结一心,化作星星之火为打赢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奉献。
5月13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2021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支部委员会联合举办“校企携手,勇战疫情”——抗疫故事分享会。皓元医药第一党支部书记、网站建设经理沈浩杰,皓元医药第二党支部副书记、注册申报总监唐明渊,皓元医药党总支宣传委员、市场经理于东,脑科学研究院2021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邬鑫泳,西苑学生公寓西楼13层志愿者负责人苏晓满和宋婷婷、13层志愿者代表邝思颖和蔡静宜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陈靖民、皓元医药总支书记王锋、脑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罗赟星、脑科学研究院2021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指导老师陈君兰等嘉宾出席。30余名参会人员认真聆听,互相交流学习抗疫精神,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
活动伊始,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陈靖民对皓元医药在疫情期间为上海医学院和我院慷慨捐赠行军床和电蚊香器以支持留守在实验室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同学们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体现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表示欣慰。他号召同学们继续坚持,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师生同心一起打赢这场战“疫”。接着皓元医药总支书记、副总裁王锋发言,他肯定了此次校企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的意义,表示在特殊时期,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校企联动,有别样的韵味,并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到公司参观交流。
沈浩杰同志作为皓元医药第一批留守公司的人员,分享了他们在留守期间生活工作的情况。他介绍到,皓元医药经历过2020年疫情的冲击后建立了完善的抗疫预案,在留守期间,根据预案进行安全消杀、物资领用、办公模式调整,保障了公司工作的正常进行。沈浩杰还组织留守公司的员工相互交流,传递积极态度,缓解大家的焦虑情绪。
唐明渊同志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党员是如何在居住小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帮助小区开展防疫工作的。从3月18号居家办公开始,从被动等待听从号令行事,到4月3日主动召集小区志愿者开展小区防疫工作讨论,到如今组织协调40多名小区志愿者轮流有序开展小区公共场所、物资等消杀工作,唐明渊作为党员,切实地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不辞辛劳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充分地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是广大青年党员的学习对象。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基层管理的不足,进行反省思考,边干边调整,逐渐加强工作条理性,为小区基层管理工作提供宝贵意见。
同样深入基层的还有于东同志。疫情之下,沟通成本增加导致她的工作任务繁重,然而在有序开展工作之余,也牢记党员责任,化身小区“看门人”,守护居民的进出通道。
随后,脑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邬鑫泳同志分享了自3月13日封校以来,支部党员参与的各项志愿服务,其中包括慰问宿舍督导员老师,组建学生公寓送餐小分队,号召党员参加核酸检测引导、物资发放、信息传达、垃圾清运、公共空间管理等志愿服务活动。支部党员以切身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作为复旦学子在严峻形势下的责任和担当。
西苑学生公寓西楼13层志愿者负责人宋婷婷和苏晓满同志,分享了作为楼层负责人的“我的十二时辰”,她们忙忙碌碌亦乐此不疲。宋婷婷同学强调:“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能坚持到现在的原因,社会各界的帮助、民族的自豪感是我工作的动力之一。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我们一定会好起来的,疫情必然会被战胜的。”
此外,志愿者邝思颖、蔡静宜同志也就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了分享。邝思颖兼任班长和志愿者双重身份,分享了看似简单重复但又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例如作为班长每日统计同学们的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情况,以及作为志愿者的经历和感想。蔡静宜同志的家就在上海浦东,她不仅分享了自己在校园内作为志愿者发光发热的经历,还分享了自己家人关心帮助孤寡邻居的故事。两位同学表示能为校园疫情防控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让她们感觉很有意义。
分享环节结束后,同学们也主动表达了对皓元医药和志愿者们的感谢。
通过本次分享会,同学们收获颇丰,也意识到广大青年需“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要冲得出来、顶得上去,以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在特殊时期,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正如陈靖民书记所强调,动态清零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回归到正常有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