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为切实加强教师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更好地了解国情、开阔视野、提高认识,7月16日至19日,脑科学研究院教师实践团在党委书记陈靖民的带领下,赴福建宁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了解宁德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宁德期间,带领干部群众为摆脱贫困而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发教师在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强大动力。
【参观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
面朝大海,背倚群山,位于福建东北部的宁德,俗称闽东,曾经是中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集“老、少、边、岛、贫”于一体,是福建最贫困的地方,被称为东南沿海“黄金海岸割裂带”。1988年至1990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以深入调研起步,建立“四下基层”制度,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目标,倾力推动闽东人民脱贫攻坚,翻开了闽东扶贫开发和摆脱贫困的历史性决定性篇章。
在宁德市会展中心“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实践团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认真聆听,仔细观看文字、图片、场景、实物等珍贵史料,通过“横跨温饱线”“蓝图绘到底”“打赢攻坚战”三大板块,了解宁德三十多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传承发扬“滴水穿石”闽东精神,自强不息,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实践。在观展过程中,一条真实的连家船以及连家船民昔日的贫困生活场景,与一组横跨36年、跟踪记载了连家船民一家生活状况的特殊家庭照,令在场教师感概万分。从祖孙几代生活在小木船上终年漂泊,到在“造福工程”扶持下搬迁上岸安居乐业,现今发展养殖业实现脱贫增收,连家船民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整个时代的变迁,也是近年来中国脱贫致富的缩影。通过参观学习,教师们对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党和国家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定决心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走访下党乡、赤溪村】
1989年7月19日中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徒步深入下党乡,他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解决难题。此后,他又两进下党,为山乡人民带去脱贫希望,留下了“三进下党”的佳话。下党乡地处闽浙交界大山深处,是寿宁县最偏远的山乡,素有“闽东西伯利亚”之称,曾是福建省唯一的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五无乡”,建乡时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 200 元,交通艰难,生活艰辛。习近平同志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在他的亲自擘画下,下党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修公路,谋发展,历经三十载筚路蓝缕,昔日闭塞落后的山坳乡村终于转变为山清水秀、交通顺畅、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2019年8月4日,在得知下党乡实现脱贫摘帽后,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勉励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起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在下党乡,实践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走党群连心路,切身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基层之行。通过难忘下党主题馆的参观学习,实践团对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经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由衷感悟到其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以及下党人民心怀感恩、励志奋进的精神风貌。实践团还参观了下党乡乡村振兴夜景工程、乌金陶技艺传习所、书画院、廊桥传承技艺馆,弱鸟先飞主题园、文昌阁、鸾峰桥等。下党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景色、独居特色的古民居令教师们赞不绝口,相信下党村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1984年,《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一篇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福鼎县赤溪村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特困村。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由此拉开大幕。
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村,几十年来历经了“输血”式帮扶、“换血”式扶贫和“造血”式发展,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全体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直播连线,进一步坚定了赤溪村党总支带领全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赤溪村扶贫展示馆,实践团听取了福鼎市乡村振兴协理员、赤溪村原党总支书记杜家住题为《用行动践行时代乡村振兴》的报告,详细了解了赤溪村脱贫历程。
【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座谈】
为学习了解宁德大黄鱼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实践团前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参访调研,宁德市科技局曹春泽副局长、宁德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郑允贵院长陪同调研。实验室科技人员向教师们介绍了大黄鱼产业概况、民俗文化以及人工繁育与产业化攻关的艰辛历程。大黄鱼是我国沿海特有的经济鱼类,从20世纪70年代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种群岌岌可危,到如今大黄鱼重新“游”回百姓餐桌,基层科技工作者付出了大量心血。多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大黄鱼育苗技术专家刘家富递交的《关于开发闽东海水鱼类养殖技术的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极大鼓舞和振奋了科技工作者。经多年努力与坚持,刘家富研究员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大黄鱼全人工繁育技术,在土池和破船里创造了奇迹,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和闽东沿海的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已耄耋之年的刘家富研究员仍坚守在科研一线,精神矍铄地与教师们交流,分享科研攻关经历,老先生不计得失、不畏艰难、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对党忠诚的一腔热情,令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深受感动。在座谈会上,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柯巧珍研究员、宁德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科谢伟铭科长和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嘉漪副主任分别介绍了各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建设情况。双方代表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使命任务、战略定位及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陈靖民高度赞扬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优势特色,并表示两家实验室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使命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是一致的,希望通过交流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参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全国有四大研发中心和九大生产基地,同时在德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地设有子公司,其核心技术包括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在宁德时代科技大楼展厅,实践团详细了解企业高速发展历程、高端智能制造、生产研发进展、全球化布局等情况,近距离感受了宁德时代科技创新水平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智能制造和科技强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本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教师们通过深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级科研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一线走访,真切感受到宁德运用“闽东精神”力量,从落后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蜕变的艰辛探索,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坚守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砥砺前行!